第(2/3)页 杨东面对罗家山的大倒苦水,也没有别的办法,只能是试图安抚了。 再说,自己说的也都是实话。 云北区的人均收入,的确是全市第一名的,这一点是比不了的。 当然这也跟云北区的人相对少有关系。 可不管怎么样,稳定大于一切。 只要罗家山任期内,云北区的发展速度保持不变,那么他未来是稳稳的拿下副厅级。 只不过速度和时间上面,可能要比自己慢了。 “小东,你们庆和县后发力,后发制人,未来发展的规模不可限量,早晚都能成为人均第一县。” “不用说未来了,我估计两年之内,你们就能成为全市第一。” 罗家山开口,赞美着杨东和庆和县。 “罗大哥,你就别恭维我了,我们可是发展中县城,而且脱贫工作还得努力,万里长征也才走了不到三分之一啊,还早着呢。” 杨东笑了笑,并没有因为罗家山的吹捧和赞美,而飘飘然。 他的定位一直都很清楚,也很明白。 那就是庆和县的发展是一个过程,自己只是开启这个过程的一个人之一,以后还有继任者,继续把工作搞好。 庆和县现在是高速冲锋阶段,不管是谁当政,都不敢踩刹车,因为踩刹车的危险太大,稍有不慎,他们自己就没了。 发展,就是每一个继任者的政绩。 哪个县委书记不喜欢政绩呢? 这就是杨东挖的一个大坑,留给后面的县委书记,一个明知道有坑,会很累,疲惫,但是又不得不去做,不得不跳下去。 因为这是他们的政绩,跳下去就有政绩。 “小东,我从省里面打听到,你现在已经在省组部的副厅级考察名单里面了?” 忽然,罗家山改了话题,他压低声音的开口,朝着杨东问道。 杨东对罗家山也没什么防备心理,这是绝对的苏系第三代核心力量,所以杨东对他也是能实话说,就实话说。 “倒是听说过,不过八字没一撇,我资历浅,履历太紧缩了,估计没那么容易。” 杨东笑着开口,但是没有把话说的太满。 因为说太满的话,就很容易出问题。 第(2/3)页